回首10年代,展望未來10年 ~ 全球能源轉型在過去10年發生了甚麼事?接下來10年又會發生甚麼?

能源萬象

關鍵字

回首10年代,展望未來10年

全球能源轉型在過去10年發生了甚麼事?
接下來10年又會發生甚麼?


文/Tony Yen (媽盟特約撰述)

2019年的結束,也代表著2010年代的結束。傳統上,10年在能源產業不算很長的時間,但這10年卻是全球再生能源突飛猛進、傳統發電來源受到劇烈挑戰的關鍵轉型年代。然而,如果人類想要守住巴黎協議的全球增溫在本世紀末不超過1.5度到2度的目標,未來10年我們還需要替我們的能源系統做更基進的變革。底下就讓我們簡短地回首過去、展望未來。



2010的世界:核能與「乾淨的煤」才是未來  綠能只是丑角

2010年代剛開始的時候,世界對於未來低碳能源系統的想像藍圖裡,恐怕核能與「乾淨的煤」才是首選,而風能光能則是可有可無的丑角。

美國國家再生能源實驗室在2000年代末彙整各種研究對各類能源的發生命週期發電成本的預估值,當時太陽光電的成本在2030年的預估平均值為每千度211美元(約每度7.39元新台幣)、陸域風機為每千度56美元(約每度1.96元新台幣)、離岸風機為每千度73美元(約每度2.56元新台幣)。這些研究的預估下,即使到了2030年,大部分的風能光能仍無法和傳統發電方式做競爭。

資料來源


國際能源總署在當時對於再生能源的成本預估和發展速度也同樣保守。2009年的時候,全球太陽光能年新增量不到10GW,國際能源總署也因而預估在「新政策情境」下,即使到2030年,這個統計量也不會超過20GW。

當時少數提出較積極的能源轉型願景的研究機構之一是德國的Fraunhofer。在他們研究電力系統殘載演變的報告裡,使用的情境是2020年德國的再生能源發電佔比達到46%。在他們提出這份報告時,德國綠能在電力系統佔比才14.4%而已,在10年之內成長超過3倍,在當時的核煤陣營來看,簡直是天方夜譚。2009年基民黨和自民黨組成聯合政府時,代表傳統電廠利益的核煤擁護者遊說政府成功,梅克爾的聯合政府在2010年強推延後非核家園的法案;德國最後幾部燃煤電廠建設,也是在這段時間開始的

資料來源


2010年的世界,綠能的未來似乎黯淡無光,核煤在電力系統的必要性則不容質疑。


意料之外的黑天鵝:福島核災、再生能源爆量成長

然而很快地,一切都變了。

福島核災成為全球能源轉型的第一起黑天鵝事件。突然,原本擁核派試圖翻盤的非核國家再次重申除核決心、反核聲浪較小的擁核國家也開始逐步減核。之後,一些執意繼續擴建核能機組的少數國家,則面臨核能建設工程不斷延宕、預算不斷超支的窘境。核能佔全球發電比例不再成長,除了中國以外,世界其他地域這項產業已步入緩慢但必然的死亡螺旋。

然而核能產業的慢性死亡,並不代表化石燃料發電源就因而興盛。在過去10年內,真正席捲能源產業的贏家是再生能源-風能和光能屢屢跌破眾人眼鏡,成本不斷壓低;在當前,陸域風能和太陽能的成本已經達到原本預估2030年才會達到的水準,離岸風能也將近幾年內達到。


 

和發電成本不斷下探同時發生的,是綠能裝設速度的快速增長-這速度同樣令專家意外。國際能源總署「新政策情境」對太陽光能的年裝設量的估計逐年上修,最後卻也每年都低估了未來的發展;目前,太陽光能每年新設裝置容量達到100GW以上,是國際能源總署2009年時預估的10倍。到了去年,該機構被迫調整預估模型,刪掉「新政策情境」的預估(不少論者認為新模型仍會低估綠能的潛能)。


最後,當時對Fraunhofer的殘載研究嗤之以鼻的核煤擁護者,看到2019年綠能已經佔德國的公用淨發電量46.1%的成果時,不知能否承認自己當年的無知與顢頇?


2030年到來以前的最後關頭

過去10年全球綠能的發展,已經證明積極的能源轉型政策不但可行,大概也是不可抵擋的趨勢了。然而,僅僅照目前的速度進行能源轉型,遠不足以讓我們達成巴黎協議的目標。未來10年,才是全球能源轉型真正考驗的開始。新式儲能、部門耦合和綠色燃氣的深度低碳深水區才正要開始。

地球沒有時間、人類也沒有時間繼續執著在錯誤的觀念或錯誤的解方上爭論不休。未來10年關於能源轉型,我們需要、也應該做的一件事情就是:配置、配置、再配置,直到全世界的能源需求的主要供應來源變成再生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