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24 專題分析》 2018「排放差距報告」

氣候變遷

*封面圖片: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12月11日在COP24 舉行記者會表示,
根據2018年全球排放報告顯示,全球排放量已達到歷史新高。



《COP24 專題分析》 2018「排放差距報告」


文:徐光蓉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理事長

2009年於哥本哈根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 (UNFCCC) 締約國大會,原本國際高度期許新議定書的產生,但因不同陣營國家互相指責,卻都不願承擔多一些的減量責任等因素,最後破局,一事無成。聯合國環境組織(United Nation Environmental Program, UNEP) 從2010年起,每年整理各國公開的減量承諾,估算總減量與增溫不超過攝氏2度路徑的差距,出版年度「排放差距報告」(Emission Gap Report);2015年巴黎協議結論中明確希望增溫能控制在攝氏1.5內,於是從2016年起「排放差距報告」同時討論各國減量總和與增溫不到1.5及與增溫不到2度的差距。

2018年「排放差距報告」於今年11月發表(圖一),與前一年的報告(圖二)相比,差距明顯擴大,尤其是各國自願減量承諾的總和與增溫不超過攝氏1.5度在2030年差距:2017年報告列的差距為160-190億公噸,2018年報告差距變成290-320億公噸,接近總排放量的一半! 據在COP24發表此UNEP「排放差距報告」撰寫成員解釋,理由:一、對於二氧化碳移除技術不如過往樂觀,需要更大幅減量;二、2014-2016年間全球二氧化碳排放平穩,2017年是以排放達最高峰為基礎推估;然而2017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再度上升,2030年的排放比2017預估高。

 

圖一:2018排放差距報告


圖二:2017


過去九次的「排放差距報告」雖然數字有變動,但結論都認為目前各國自願的減量即使完全達到,氣候不可能穩定在攝氏2度之內;很可能本世紀增溫就可達3-3.5度,並持續上升。巴黎協議希望控制增溫遠比攝氏兩度低,並追求增溫在攝氏1.5度內;今年10月IPCC發表之「攝氏1.5度特別報導」指出12年內增溫就可能達攝氏1.5度。這兩份報告都建議,唯有立即且大幅度的減少二氧化碳排放,人類才可能降低危險、難以預料極端天氣的衝擊;越晚起步,不僅需要減量的幅度就越大,減量速度必須更快,甚至可能已無法挽回。現在正是關鍵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