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載與彈性:能源轉型下新的電力系統調度思維

能源萬象

殘載與彈性:能源轉型下新的電力系統調度思維


文/Tony Yen (媽盟特約撰述)

放眼全球,風能和太陽能等可預測變動型再生能源的發展日益迅速;此際,人們對於電力系統的調度思維,正在發生重大的轉變。

發電端兩大任務,以及傳統調度思維

電力系統發電端最主要的任務,就是滿足負載需求;由於負載有升有降,這樣的任務便需要透過兩種服務達成:第一是能提供大量廉價的發電量的「發電量貢獻」,第二是能反應負載變動,迅速升降載的「電力調節貢獻」。

 


從這個觀點出發,傳統電力系統中的核能、燃煤、燃氣、水力等等機組,依照各自的經濟特性與技術限制,被區分成了基中尖載等等發電機組。「基載型電廠」顧名思義,就是24小時定量、不間斷且持續運轉,以提供「發電量貢獻」的電廠,傳統上由彈性能力較差的核能和燃煤擔任;「尖載型電廠」則提供「電力調節貢獻」,傳統上則由燃氣和水力機組擔任。
 


可變型再生能源大量併網後的新調度思維

當可變型再生能源大量併網後,搭配既有的傳統電廠,電力系統發電端的兩個主要任務仍然可以被滿足;然而此時的調度思維就勢必改變。我們應該先看負載當中有多少電力能由可變型再生能源供應,接著再討論應該如何調度傳統電廠,以滿足剩下的負載。

 


我們把這剩下的負載稱為「殘載」(Residual Load),而這樣「再生能源優先調度、傳統電廠滿足殘載」的調度思維,就是新電力系統最重要的核心觀念。在這個過程中,可變型再生能源零邊際成本、不斷下滑的生命週期均化成本,使其會漸漸成為提供「發電量貢獻」的主力;此時,剩餘的傳統電廠就肩負起「電力調節貢獻」的任務,滿足殘載曲線的逐時變動。

彈性能力成為重要指標,和其啟示

但與傳統負載曲線相比,殘載曲線的變動程度將更為劇烈,因此電力系統對於傳統電廠「彈性能力」(也就是迅速啟動、升降載等等能力)的要求將更高,成為另一個重要的核心思維。

在德國,殘載曲線在風能電力輸出大增時,已經慣常性地趨近於零,同時一日內大幅度殘載變動,也已成常態。這開始讓德國的燃氣、硬煤機組改裝地更為彈性,以反應相關的變動;而核能和褐煤則透過和鄰國的電力進出口,勉強維持住原先的「基載」調度模式。

 


長遠來看,各種傳統電廠因為發電特性不同,發電成本會隨著一年總發電時數的變化有所不同。通常「基載型電廠」需要較長的運轉時數,才會具有經濟效益;而這些時數會對應到「基載型電廠」和「尖載型電廠」的最佳裝置容量配比。

 

不同傳統電廠在不同運轉時數下,經濟效益有所差異


新的殘載歷線會降低能讓「基載型電廠」具經濟效益的裝置容量總數,造成電力結構漸漸偏向彈性機組為主的新組成。
 

由於殘載曲線的下移,成本最小的電廠配比將會有所改變



新的調度思維漸漸成為主流

殘載是2009年左右開始在德國能源界提出,接著在歐陸的文獻中開始大量使用。另一方面在美澳的文獻裡,殘載通常被稱為淨負載(net load),但觀念是一樣的:我們必須先討論可變型再生能源的電力輸出潛力,再討論剩下的負載應該如何滿足。

如果很廣義討論這種「再生能源優先」的調度思維目前的影響力的話,我們可以看到2017年REN21出版的再生能源世界現況報告正式提出「基載解構中」的觀察。

 


當然REN21是本來就以推動能源轉型為目標的機構,但以研究化石燃料產業起家的IEA也在2018年的電力系統變遷現況報告中,說調度模型的討論應該回歸到滿足發電需求和彈性需求為主,基中尖載模型並非必要。

 


從這些例子可以看出,這樣看待電力系統的方法正在漸漸變成主流,希望這也是大家未來看待台灣電力系統時要漸漸採取的分析方式。

*完整影片:https://www.facebook.com/tony.yen.397/videos/vb.1083314384/10211633590170320/?type=3


*作者介紹:Tony Yen,現留學德國,就讀弗萊堡大學再生能源工程與管理碩士學位學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