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能源轉型進入正軌的國外,鼓勵家戶自發自用已經成為很重要的課題。許多地區也已經開始討論,怎麼透過居家能源管理,改善配電網的電力品質,提升再生能源併網容量。這其中很重要的觀念,便是要鼓勵抑制居家淨負載。
福島縣一名少女在核災剛發生時,輻射被曝超過低劑量門檻,並在數年後罹患甲狀腺癌。原本日本政府表示,沒有未成年人被曝到如此程度,因此沒有明確的罹癌風險,但今年初日本媒體卻從政府資料裡發現反例。少女憤怒地說:「政府掩飾核災危害的企圖被揭穿了。」
在2018年最後一天的日本紅白歌合戰,傑尼斯偶像團體嵐在演唱時,背景呈現成員和福島飯館村的合影,再次吸引了全國觀眾對災區的關注。而這兩年對飯館村民而言並不好過,福島核電的經營者東京電力,接連拒絕他們求償,有如二度傷害。
台灣政治惡鬥造成的空耗與角力,很不幸地在近日波及了包括風能業者以及太陽能業者。似乎有不少論者認為,當前的躉購費率政策過度補助再生能源業者,應該直接讓業者進入競標制度;畢竟想當然爾,直接導入市場競爭的效率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