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形殺手 -- 游離輻射

核能議題

徐光蓉/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理事長


隱形殺手 -- 游離輻射


大部分人相信科學,因為科學不僅讓我們更瞭解自然變化,解決了許多歷史上的疑難雜症,可以將人送到月球,還讓我們有機會享用冰箱、冷氣、飛機與手機等現代設備。但科學成果並非瞬間完成,而是經年累月許許多多研究、資料收集、實測與驗證的結果。科學並不是靜止不動的知識,更多資料收集,更多測試,或慘痛事證,改變過去的「科學認知」。

瑪麗亞居禮百年前發現並成功地分離出許多放射性元素,開啟了核能領域。這類新鮮又有趣的物質,有太多用途:1930年代,加州大學特勞倫斯教授公開倡議放射性物質的醫療用途時,要助手喝含放射性鈉液體,當場以蓋革計數器展示追蹤在體內流動。百貨公司安裝X光機協助客戶找到最合腳的鞋子;選美的參與者都必須繳交脊椎X光片,證實背脊很直;醫生也建議懷孕婦女照X光看胎位正不正。這都是當時都很「科學」的行為!

但是,漸漸發現製作時髦的夜光錶,在數字上塗鐳的女工,不少臉部出現腫瘤,牙齒、下巴或全身骨骼壞死。艾莉絲史都德在調查二次大戰後十歲以下孩童白血病不斷增加問題,發現罹癌孩童的母親都曾在懷孕初期照X光;史都德1956年調查報告顯示X光輻射傷害胚胎,遭受眾多醫生及核工業者群起圍攻;直到七十年代中,醫界才正式警告孕婦應避免照X光。延遲警告,增加不少無辜受害者!

體外低劑量輻射對人體影響遠比早年認知嚴重。2015年學者整理從1940年代開始,美英法等國核能核武工業員工接受的輻射劑量與罹患癌症關係,30萬以上員工平均工作15年,一生累計接受輻射劑量約25毫西弗,遠低於目前容許年劑量20毫西弗;即便如此低劑量的游離輻射,結果顯示罹患白血病死亡風險係數與廣島長崎原爆受害者相當!科學方法收集的資訊告訴我們:低於人訂的「可容許劑量」不代表沒有健康風險。

電腦斷層掃描是醫療診斷的最新工具。2013年研究1100萬澳洲人,其中68萬名20歲以下者曾做電腦斷層掃描。結果顯示只照一次電腦斷層,十年內罹癌風險明顯增加24%,多照一次風險再增16%,次數越多風險愈高。德國政府委託的調查發現,在1980到2003年間,16座正常運轉中核電廠5公里範圍內,5歲以下孩童罹患白血病風險,是離核電廠50公里外孩童風險的一倍。隨後法國研究,也發現類似的現象。當然擁核者仍試圖駁斥,但無法改變存在強烈相關的事實。

德國法國之外,正常運轉的核電廠對周遭民眾有沒有類似威脅?尚待查證。但可知道的是核電集團極端抗拒這類研究。2015年美國核管會,突然中止原本委託美國國家科學院做的類似健康調查,難道是「沒有資料就代表OK」?台灣有沒有類似的現象?

一小撮人一昧地阻擋科學的調查、研究,不可能永遠如意,也不可能改變科學的真相。近年來陸陸續續的研究發表,已然顯示體外游離輻射對人體健康的確有顯著影響,沒有所謂的最低安全劑量。期待讀了這篇文章後,有更多人關心在台灣游離輻射問題是否嚴重,至少應該要求從更多科學的資料收集、累積與整理開始。


* 延伸閱讀資料:
  
游離輻射對健康的影響 Health Implications of Ionising Radi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