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阪市長:先處理高階核廢再說-從福島核災後首個新增核電計劃談起(下)

核能議題

大阪市長:先處理高階核廢再說-從福島核災後首個新增核電計劃談起(下)

文/宋瑞文(媽媽氣候行動聯盟特約撰述)


儘管之前用電大體上減少,一如先前規劃的用電負成長,但日本政府在2024年時一反常態,表示因為半導體與AI數據中心等,預期2029年之前用電會增加0.6%,2050年之前會增加1.35-1.5倍。
 

*圖說:國際能源總署《世界能源展望報告WEO-2024》,AI用電(資料中心)在2030之前新增用電中排倒數第三。(來源:明日香壽川教授簡報
 
另一方面,民間團體與學者則批評,依據國際能源總署預測,2030年之前,數據中心佔新增發電比例甚低,約4%(上圖)。2030年之後的用電增長,政府並沒有給出根據。(參見文章:國際能源總署:AI佔電力增長4%

同為科技業,日本軟體銀行旗下的能源研究組織「自然能源財團」,所預期的日本未來用電內容,半導體、數據中心等佔比也很低。(參見文章:自然能源財團發表零核電能源方案

據日本各大媒體報導,儘管關西電力這次發表新建核電機組的地質調查計畫,但新建核電的難題仍在眼前,像是成本高昂,一個核電機組的建設經費可能高達1兆日幣,從調查到實際上開始供電約20年時間,物價上升等等,導致回本獲利困難。

 
*圖說:IPCC報告,2030之前各能源減碳潛力及其價格,長度為潛力,顏色為價格高低(圖上日文版有標示),藍色便宜,越偏紅色越貴。核電減碳潛力相對少且成本高。(來源:IPCC
 
對於美濱核電廠新建機組的調查計畫,所在地美濱町町長戸嶋秀樹表示,就能源供給、經濟成長,與減碳方面會有幫助。

町議員河本猛則表示,在高階核廢尚未決定去處,核電政策的責任歸屬不明的情況下,不知新增核電是否妥當。再者,「在當地也有從事核電廠相關工作的人,即便反對也幾乎不方便說出來。」

鄰接的滋賀縣知事三日月大造表示,事前完全沒有收到來自關西電力的任何說明,「所在縣市當然要說明,但隔壁縣市也應該如此,確保安全跟在地的理解是核電的大前提,希望電力公司可以提供仔細的說明。」

身為關西電力公司股東的大阪市,有鑑於關西電力旗下核電廠持續累積高階核廢,大阪市知事橫山秀之在受訪時表示:「我們要求,只有在找到高階核廢的最終處置場之後,才能啟動新的核電站。我們不認同,在沒有找到之前就採取下一步行動。」


據朝日新聞報導,關西電力旗下的三座核電廠,美濱、大飯與高濱核電廠,都位於福井縣,預計要將高階核廢搬到縣外,然而,對於關西電力提出的時程表,縣議會不無疑問。

美濱核電廠所在的福井縣在地反核組織,縣內小濱市的「反對設置核電小濱市民之會」代表,明通寺住持中嶌哲演憤怒地批判此事,「驚訝到說不出話來。」他表示,關西電力在參議院選舉之後隨即發表調查計劃,迴避了選舉時可能遭遇的辯論,「選擇這樣的時機點,卑劣至極。」

同樣令人非議的另一點是,包括美濱核電廠在內,關西電力的三座核電廠面臨要求停機的訴訟,目前在地方法院已經結審,預定在年底判決。關西電力在判決還沒有確定的情況下,便逕自發表了新增核電的計劃。

訴訟律師團代表井戶謙一:「美濱核電廠所在的敦賀半島,有『活斷層聚集處』的稱呼,關西電力是否輕視了自然災害的風險?」律師團關於美濱核電廠的斷層疑慮,是基於地震專家野津厚的意見書,他任職於國立港灣機場技術研究所,是地震研究小組的領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