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直貶抑福島。你是會走路的『風評被害』(造成福島名聲受損)。」「請繼續說。即便我們的想法不同,應該也有相同的地方,請和我溝通看看。」
兩頭山豬闖進福島縣避難區域裡的民家,為避免牠們造成破壞,狩獵隊舉槍砰砰兩聲即刻射殺。又因為這些山豬身上都有極高的輻射劑量,既不能吃,也不能隨便掩埋,得送到核廢棄物的處理場。在2021年重新上映的「福島生物紀錄4~生命」,紀錄著這樣的場景。
在最近的熱門日劇「新聞記者」裡,有日本政府設置專門機構監控網路輿論的情節。而現實中,日本環境省出資的福島宣傳會議則提及:「對於今後會威脅到福島縣形象的負面意見,以及積極發言、散佈這些言論的、有影響力的人士,要掌握他們的動態。」
台灣解禁福島等五縣食品輸台後,2月26日,曾於日本眾議院說明輻射健康影響的琉球大學名譽教授矢崎克馬,針對此事發表公開文章(全文中譯見:"福島災民評論核食輸台附錄"),希望台灣消費者不要相信日本政府的不實宣傳;並建議閱讀本文,認識日本輻射防護不斷倒退的危機,及其背後的歷史脈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