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再處理後核廢 地方政府拒收
—昂貴又無實益的日本核廢再處理(上)
文:宋瑞文/媽盟特約撰述
在台灣,提到高階核廢料何去何從,常有民眾因為流言誤導,以為核廢可以透過「再處理」解決。
然而,所謂的「再處理」不代表核廢就會消失,甚至還會衍生其他核廢。最近,一份從日本送往國外再處理之後的核廢回國,遭到地方政府拒收(下圖)。
.jpg)
*圖說:青森縣知事拒收從法國回來的再處理後核廢。(來源:共同社)
據日本各媒體報導,對於關西電力送到法國做再處理的400噸高階核廢,回日本後該何去何從,青森縣知事宮下宗一郎在4月1日召開記者會表示,縣內的暫時儲存設施不會接受。
由於關西電力的高階核廢累積得越來越多,旗下核電所在的福井縣要求搬出。該公司預計從2027年開始,從高濱核電廠搬出400噸的高階核廢,送往法國做「MOX燃料再處理實驗」,至於送回日本後如何處理尚未決定,僅表示「看日本跟法國的協議」。
早年,基於過去訂定的協定,日本送到英法做再處理的高階核廢,回國後都是送到青森縣六所村的「核燃料再處理設施」。但這次關西電力打算進行的實驗所產生的核廢,青森縣認為不在協定範圍,並表示:「去哪裡儲存不是青森縣該考慮的問題。」
事實上,除了關西電力的這批高階核廢,由於新的審查標準的緣故,青森縣六所村自2016年開始,便不再收受再處理後的高階核廢。
2024年10月,由大型電力公司合組的電力事業聯合會,曾拜會青森縣宮下知事,希望能夠再次收受,知事回應:「目前青森縣六所村的核燃料再處理設施沒有在運作,關於收受高階核廢,無法理解也無法幫忙。」
青森縣知事宮下宗一郎所言的再處理設施,是指青森縣六所村再處理工廠,自1993年開始動工興建,原本預定在1997年完工,因種種狀況延期達27次,至今尚未完工。
目前官方希望在2026年度完工,但因為動工30多年來一直延期,總經費不斷追加,截至2024年6月,累積至17兆5000億日圓。對於工廠何時完工,知事宮下宗一郎表示:「不能馬上相信。」
.jpg)
*圖說:2024年9月,日本核廢再處理工廠工程第27次延期,媒體質疑其可行性。圖片經翻譯軟體處理。(來源:東京新聞)
據東京新聞報導,在再處理工廠中,工作人員會將使用過的核燃料棒(高階核廢)切割成3至4公分的小塊。再用硝酸溶解,將燃料部分與金屬碎片分離,再將溶解後的燃料中的次錒系元素等去除,提取出鈾和鈽。
接著會進一步提高純度,對鈾溶液和鈽溶液進行精製。在此過程中,會除去溶解的硝酸,並製造出兩種物質:氧化鈾和鈾鈽混合氧化物。而這種混合氧化物的粉末,最終將成為「MOX燃料」。
照日本政府資源能源廳的說明,高階核廢裡有95-97%的鈾、鈽等核燃料可以回收利用,做成所謂的「MOX燃料(混合氧化物核燃料:Mixed oxide fuel)」。若青森縣再處理工廠完工並全面運作,一年可以處理800噸的高階核廢,藉此解決目前日本核廢燃料池已達8成滿的窘境。
另一方面,據眾議員河野太郎的說明,能夠回收利用的鈾、鈽僅僅只有1-2%,其他經過再處理回收的鈾,成份不純無法直接利用,需要經過轉換、濃縮,成型加工的處理程序才能當成燃料使用,而日本並沒有這樣的工廠。結果,這些回收但不能利用的鈾一樣要找地方儲存,成為前述的難題(待續)。
※註:本文相關編譯與轉寫,承蒙譯者劉名揚審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