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台灣電力系統轉型里程碑回顧

能源萬象

※封面圖片:大潭電廠施工狀況(來源:今周刊)


2021年台灣電力系統轉型里程碑回顧

綠能發電屢創紀錄  超越核能發電量的黃金交叉正在發生


文/Tony Yen (媽盟特約撰述)

在公投落幕的兩週後,2021年來到尾聲,台灣也迎來了能源轉型進程中最關鑑的一年。在2022年開始的同時,讓我們回顧2021年台灣電力系統轉型的重要的里程碑。


綠能發電總量與占比再創新高

2021年台灣的綠能發電量再次創下歷史新高。風能電力輸出的最高紀錄為11月22日20:30的0.766GW,太陽能電力輸出的最高紀錄則為8月28日12:10的4.495GW。

一年整體來看,前11個月能源局的統計中,風能在電力系統的發電佔比為0.69%、太陽能則為2.75%,綠能整體占比為5.94%,和2020年相較在系統上的佔比增加0.53%。2021年1至11月綠能總發電量為15.904TWh,和2020年同期的13.946TWh相比,成長了14.0%。這其中大部分的成長都來自於太陽能。



風光水瞬間占比最高逾20% 日占比逾10%

2021年11月14日12:00,台灣的電力系統迎向歷史性的紀錄-這個時刻,風能、太陽能、以及水力能在電力系統的電力輸出占比達到20.34%,這是台灣自2016年開始能源轉型以來,第一次達成這樣的里程碑。另一方面,2021年10月17日一整天,風光水占比達10.26%,這也是台灣開始能源轉型以來,風光水單日占比首次超過10%的一天。

*2021年10月17日,是能源轉型以來風光水發電佔比首次超過10%。


台電的即時資料中,再生能源只單獨列出風能、太陽能、水力能三種;如果考慮生質能、地熱能等其他再生能源的貢獻,這些綠能占比的統計量應該會更高。


變動型再生能源持續增加供電可靠度

風能和太陽能的電力輸出雖然有變動性,但仍可以有效削減一整年以及各月的殘餘負載尖峰。從附圖中可以看到,在2021年的用電旺季各月(5至9月),變動型再生能源有效削減了大約2GW的殘餘負載尖峰;全年負載尖峰和殘餘負載尖峰相差2.11GW,佔了負載尖峰的5.46%。這樣的削減除了直接減少系統所需要的傳統機組以外,如同過去筆者的解釋,各月殘餘負載尖峰的削減能增加傳統機組歲修排程的裕度,變動型再生能源在電力系統的持續增加因而能持續讓電力系統變得更可靠。


值得留意的是,目前離岸風能裝置容量仍較低,因此變動型再生能源在冬季月份的殘餘負載尖峰削減量沒有很明顯,但從明年年底開始,風能的電力輸出特性就完全由離岸風能所主導,屆時冬季殘餘負載尖峰可望進一步削減。


光能加速成長、離岸風能爆炸性成長  2022年綠能發電量有望超越核能

2021年9月,台灣太陽能裝置容量正式超越7GW,風能則在一個月以後超越1GW。2022年,台灣太陽能裝置容量新增速度預計仍會持續加速,不少新聞預估上看3GW,而離岸風能也隨著雲林和大彰化等風場的陸續完工,一年之內可望爆炸性地增加2GW。

2021年開始,太陽能在各月中午的發電量,已可頻繁超越核能(冬季亦然)。而在2021年11月,台灣達成一項更具指標性的里程碑:由於該月3部商轉中核能機組有一部正在歲修,綠能的月發電量超越核能;自2016年能源轉型開始以來,這是首次發生、前所未聞的歷史性的事件,也很有可能是1970年代台灣引入核能後的第一次。

然而它或許空前,卻不可能絕後。甚至,如果2022年光能和風能的進度都能達標,綠能的全年總發電量是有機會超越核能的;這是自能源轉型開始以來,台灣第一次如此接近綠核黃金交叉的時刻。當然,不論是今年或明年,一旦這樣的黃金交叉正式發生,綠核將從此分道揚鑣,各自持續往截然不同的路徑前進、而不再交會了。



**這篇文章使用的數據,如果沒有特別說明皆是取自台電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