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能源和分散式電力系統,才是戰爭下緊急備用電源首選

能源萬象

※封面圖片:近日烏克蘭剛啟用的Tyligulska風能發電廠距離前線不到100公里,
在2021年開始施工後隔年戰事爆發,最後並沒有阻礙計劃的繼續推行和迅速佈建。(來源)


再生能源和分散式電力系統,才是戰爭下緊急備用電源首選


文/Tony Yen (媽盟特約撰述)

面臨戰事時,到底哪種能源和系統組態才是最能提升能源安全的做法?在俄烏戰爭以前,或許不同陣營的支持者還能根據自己的技術偏好,用想像中的情境來立論;然而在俄烏戰爭爆發後,歷歷在目的種種案例,我們已有充分的客觀證據能完整回答對這道問題。

我們在俄烏戰爭期間看到,坐落在前線的核電廠,往往都需要降載甚至全數停機,
Zaporizhzhya核電廠是其中最顯著的個案。而俄軍在開戰不久佔領該核電廠以後,長期的戰事對峙每每波及電廠設備、影響核電廠緊急備用電源的供應。晚近烏軍日漸掌握戰略主導權下,俄軍也將該電廠軍事化,建成防禦陣地的一部份。這些舉措都是在拿核安玩俄羅斯輪盤,也是核能在戰時危害能源安全、甚至產生額外複合性災害風險的明證。

真正在戰時提升烏克蘭能源安全的,自然是再生能源和分散式電力系統。近日剛啟用的
Tyligulska風能發電廠距離前線不到100公里,在2021年開始施工後隔年戰事爆發,最後並沒有阻礙計劃的繼續推行和迅速佈建。業者在開戰後無懼砲火、毅然持續綠能計畫,根本原因在於再生能源電廠模組化、規模小、以及沒有產生複合式災害風險的特性-這讓它們在各種突發事件發生時,往往都能迅速反應且回復正常運轉。

MerefaKharkiv東南)一座10MW的太陽能電廠在去年5月被俄軍砲彈波及後,烏克蘭的民營電業從業人員Kirill Trokhin做出如下評論:

「一枚俄國砲彈集中東烏的一座太陽能電廠......大約4串的太陽能板被摧毀、另外4串受損,總共大約200片太陽能板被波及。對一座10MW的太陽能電廠來說,這僅為(裝置容量的)0.6%。」

「只要備餘元件充分,一切破壞都可以在數天內解決掉,即使不行,受損部位也能在一天內被判斷並且隔離出來,以讓其他部位能繼續運轉。」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應該要集中注意力在分散式再生能源上(如果氣候的理由還不充足的話)。想要摧毀它,你必須用盡洪荒之力。」

「當然,俄國人可以攻擊當地的配電站。然而復電工作仍會比當火力、水力、或者核能電廠的技術元件受損時來得迅速,個別事件的損失也會較小。」

同樣無時無刻面臨戰事風險,但相對有更豐富太陽能和風能資源的台灣,再生能源和分散式電力系統的重要性只會更高。當然,分散式電力系統除了需要更多完善的規劃(硬體上比如電網建構型儲能和電網支援型綠能的佈建、運轉上比如能自動偵測並隔離事故的自癒型電網以及能孤島運轉的防災型微電網),更需要電力系統以外民防體系等跨領域專業的參與,比如即使在沒有防災型微電網的地區(或者微電網失效時),家戶或社區儲能裝置的電力,可以如何機動地分配。

但不管如何,有件事情是很明確地:戰爭期間,我們只要在一地多發一度太陽能,就能多使用一度的必要電力、或者減少一度的柴油發電,而這些都是傳統集中式電廠無法提供的珍貴價值。因此,再生能源和分散式電力系統,才是戰爭下緊急備用電源首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