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氣候行動聯盟【電子報 2025.6.30】

活動紀錄
媽媽氣候行動聯盟【電子報 2025.6.30】
 

【媽盟活動】

📌 2025《校園淨零列車》
從2月底開始至6月17日,我們拜訪了全台近30所學校!阿美老師(媽盟楊順美秘書長)與不同年級的同學&老師們愉快的交流,從全球及台灣因氣候變遷帶來的災害,到日常生活的惜食與減塑實踐,我們希望節能減碳概念的種子🌱一點一滴在小孩的心中發芽 …. (相關內容)

📌《氣候溝通學院》獵人帶路:嘉義茶山氣候溝通營隊

在端午連假期間,《氣候溝通學院》來到了嘉義茶山部落,我們與鄒族獵人/族語導師Basuya一起走入曾文溪上游觀察生態、進到小米田進行採收,在過程中學習鄒族語言與文化,更重要的是重新找回「感受力」,實際與溪流、土地親近,思考自己如何與之共處。(相關內容)

 
【核能議題】

📌 專文賞析:文/徐光蓉教授(媽盟常務理事)
能源安全靠控制需求、提升自產能源  不是靠核電
5月17日核能三廠二號機運轉滿40年,運轉執照到期,正式停機準備除役。停機前核能僅提供全台不及3%電力,停機減少的發電量很容易由其他電廠補足。

📌 podcast 地球燒緩慢: (收聽網址)
◾ EP54|核三廠停役後-2:不能再逃避核廢料處理問題
(feat. 崔愫欣 /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秘書長& 全國廢核行動平台召集人)
經濟部表示,核三廠2號機運轉執照屆滿後,各項設備仍需進行安全評估,若須汰換需進行設備採購,並依據主管機關規範,提出申請與進行核安審查,在確認「核能安全」、「核廢料可處理」及「社會有共識」三大前提下,才能依有關法令規定辦理重新啟動核電。
◾ EP55 | 核三廠停役後-3:無核之後綠能接棒!(feat.黃品涵/媽媽氣候行動聯盟資深專案經理&總統府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委員)
5月17日最後一部核三廠2號機熄燈,台灣供電走向「零核」時代。台電雖然準備了500萬瓩新增天然氣供電機組替代,比核三二號機發電還多,以穩住供電,但是不相信的人還是說不夠。

📌 核能議題延伸參考:
全國廢核行動平台核三要重啟,先回答這個問題:地震來時核三撐得住嗎?
在全球地震頻傳的現在,藍白卻聯手打算重啟一座位於台灣地震風險最高區域、正下方有活動斷層的老舊核電廠──核三廠。全國廢核行動平台邀請地質權威學者陳文山、李錫堤,還有地質博士王守誠,共同揭露核三的地質真相




 
【氣候變遷&能源/環境議題】

📌 專文賞析:文/宋瑞文(媽盟特約撰述)
2024年經濟部公布的「AI用電5年成長8倍」,給許多人留下「AI用電很兇、用電可能吃緊」的印象。與此同時,日本關於數據中心節能或者100%使用綠電的進展也消息不斷。

2040數據中心碳中和 — 淺談日本數據中心用電概況與對策(上)
綠電吸引數據中心投資—淺談日本數據中心用電概況與對策(下)

📌 podcast 法客電台: (收聽網址)
今天天氣還好嗎?SP2|極端降雨、乾旱與高溫,氣候風險資料庫如何幫忙?
又高溫又暴雨,到底遇到氣候變遷該怎麼辦?一般住家、不同產業、不同區域的居民該怎麼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