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便把碳排埋進地底 日本企業研發新地熱發電技術

能源萬象

關鍵字

地熱、日本、綠能

※封面圖片:脫胎自地熱發電廠冷卻塔的日本地熱吉祥物。
(圖:日本資源能源廳簡報

順便把碳排埋進地底 日本企業研發新地熱發電技術


文/宋瑞文(媽盟特約撰述)

有句俗話說「坐在黃金上的乞丐」,這或許可以用來形容日本:地熱資源豐富但開發規模比例極低。日本自定下2050淨零碳排的目標後,屬於再生能源的地熱發電,需要加緊腳步。近年還有日本企業技高一籌,打算研發往地下注入碳排的新地熱發電技術。

日本資源能源廳簡報,位於環太平洋造山帶的日本,地熱資源量高達2347萬kW,相當於23座核電機組。僅次於美國的3000萬kW與印尼的2779萬kW,排行世界第三,遠高於第四的700萬kW。若說日本坐擁地熱的寶山,名符其實。

另一方面,日本的地熱發電設備容量,卻和資源量不成比例。相較於美國的345萬kW與印尼的134萬kW,日本只有53萬kW(2016年數據),比肯亞的59萬kW還低,屈居世界第八

地熱發電的優點很多,像是碳排幾乎為零,和其他再生能源相比發電成本低,且設備利用率高。發電穩定,可成為基載電源。發電後的熱水可以用來做溫室栽培或養殖事業等等,是一種可以多階段利用的能源。

既然日本地熱資源豐富,地熱發電又有多項優點,為何地熱發電的開發如此落於人後呢?要說明這點,需要認識一下地熱發電的原理。

要利用龐大的地熱資源,必須抽取在地底被加熱的(包括蒸氣在內的)「熱水」,用它來推動發電機的渦輪,成為不分晝夜都能發電,足以擔任基載電源的地熱發電。

可是,地熱發電從調查到商轉,需要相當的時間。特別是在花費不小的成本,挖掘了地熱井調查之後,即便確認了地層裡溫度夠高,但如果「熱水」量不夠,也不適合做成需要商轉的地熱電廠。加上其他障礙,導致日本的地熱發電量,僅佔全國總發電量少之又少的0.3%。因此,若能研發出替代熱水的新地熱發電技術,便能加快開發的進度。

* 大成建設所在的大樓。(圖:維基 CC 表示-継承 3.0


為此日本企業「大成建設」在2021年8月表示,準備以五年的時間,研發用CO2代替「熱水」的地熱發電技術。方法大致上為:先把來自火力發電廠等地方的CO2,用高壓往地下深處注入;CO2在地下深處被加熱;然後引到地上推動地熱電廠的渦輪而發電;經過渦輪的CO2冷卻之後,再次得到利用。

其中大成建設需要研發的項目有三:CO2地熱發電全體系統的設計、利用CO2壓裂液的人工地熱儲集層建成技術、地熱儲集層內的CO2流體動向監測技術。

* CO2地熱發電示意圖,左上高溫CO2注入的地方是渦輪。(圖:大成建設


被注入地下的CO2,會有一部份以碳酸鹽類礦物的形式留在地熱儲集層,有助於碳中和。讓地熱發電的減碳效益再上一層樓。

據日本資源能源廳簡報,日本預計在2030年,地熱發電設備容量可以從2013年的51萬kW,增加到三倍左右的140~155萬kW,因此需要大力推動。

目前日本地熱發電的進展,還有若干阻礙,像是地熱井的成本佔比在3成以上、挖掘成功率停留在3成左右、電廠商轉後蒸氣量衰退等等,有待各單位的研究攻克。

**資料來源:

1. 地熱資源開発の現状について

https://www.meti.go.jp/shingikai/enecho/shigen_nenryo/pdf/022_04_00.pdf

2.「カーボンリサイクルCO2地熱発電技術」の開発に着手
https://www.taisei.co.jp/about_us/wn/2021/210823_8430.html

3.  地熱発電にCO2活用、地下水不要で適地多い利点…大成建設が事業化目指す
https://www.yomiuri.co.jp/economy/20210822-OYT1T5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