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6次火災的核電廠也想重啟 — 日本政府第7次基本能源計畫介紹(四)

核能議題

連續6次火災的核電廠也想重啟
— 日本政府第7次基本能源計畫介紹(四)


前言:日本政府的「核電回歸」,因為罔顧民意而成為去年執政黨敗選原因之一,加上核電廠事故不斷,今年的參議院選舉,恐怕也不樂觀。

(續前文)換言之,核電廠遇到天災時,無論是塞車這種可想而知的情形,或是道路寸斷阻礙了陸運,都不能成為運輸延誤的理由,倘若不能克服,核電廠面臨緊急狀況恐怕得不到外援,更別說遠近距離的居民安危問題。因此核災避難計劃,必須實際可行。(文章參考如下連結)

※ 塞車是福島核災的原因之一 — 日本政府第7次基本能源計畫介紹(三)


除了能登半島大地震影響了人們對核災避難計劃的檢視,層出不窮的核電廠事故,在在加深了人們對核電廠的疑慮。

*圖說:NHK報導,2025年2月東海第二核電廠火災,上個年度也有5次火災。(來源:NHK



例如,準備重啟的東海第2核電廠在上個年度發生5次火災之後,20252月又發生火災(上圖),而且起火點還是在中央控制室的儀表板。1978年啟用的東海第二核電廠,距今已有47年,像這樣的老舊核電本該除役,但日本政府已準備讓核電延役至60年。

 

*圖說:日本媒體報導,柏崎刈羽核電廠7號機的反恐設施大幅延後,
延期達4年之久。(來源:BSN



同樣是準備重啟的柏崎刈羽核電廠(7號機),長年來事故不斷。20252月,原本3月要完工的反恐設施,宣布延期到2029年(上圖)。同年3月,6號機緊急電源控制室冒煙(下圖),經滅火後消除。近日當地要求公投決定重啟與否的連署人數已超過15萬名,新的事故恐讓該電廠的重啟路途增加變數。

 

*圖說:柏崎刈羽核電廠6號機的緊急電源控制室在3月時冒煙,
原因是變壓器因為接線錯誤而燒焦。(來源:BSN



在第7次能源基本計劃裡,寫有2023年度核電發電佔比(尚未計算完畢的)速報值為8.5%,對比2018-2022年度在6%上下徘徊的成績,日本自民黨政府推動的核電重啟,還是有所成效。

而因為爭議重重,短期來看,受此影響的
2024眾議院選舉,讓自民黨淪為少數執政黨,緊接著又要面臨20257月的參議院選舉,若再三枉顧民意,或將重演眾議院非核政治勢力大幅增長的結果。

儘管日本核電廠麻煩不斷,但部分問題是因為較高的安全標準所致,例如前述的避難計劃、反恐設施等。

近年台灣擁核聲浪再起,有時會援引所謂的「日本核電回歸」助陣,對照前述日本憂慮的核安議題,台灣的核災避難計劃只有寫需要的運輸量,至於複合災害狀況,沒有替代方案,避難後的生活所需,計劃裡也無負責儲備與供應的單位。

更別說日本核電廠為因應反恐,還需要特殊部隊等,這些都是台灣媒體在片面移植所謂的日本核電回歸時,應該一併呈現的功課。

日前台灣舉辦了「核子反應器設施管制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修法公聽會,與會人士也提及台灣的核災避難計劃(緊急應變計畫),指出多項問題。

其中要求「緊急應變計畫區不得小於三十公里」,是基於現行只有八公里的規定,以及日本等外國的現況。單單就這一點,可知台灣核安和外國差距太大,即便外國重啟核電,又如何相提並論?

本文在前一篇(如上連結)曾提醒,核災避難計劃是否可行,攸關核災發生的可能性,不能紙上談兵。凡此種種,皆是民眾在參照國外核電政策時,不能不全盤考慮的重要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