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福島核災的時候我13歲,印象中,當時我因為聯想到廣島原爆的慘劇而感到不安,父親曾如此描述原爆:『希望至少能夠不痛苦地死去。』讓我感受很深。」(福島核災避難災民金本曉於第49屆聯合國人權理事會大會)
在台灣,星巴克和許多通路一樣,有即期食品的折扣優惠。而在日本,星巴克同樣的優惠,除了解決剩食節能減碳,還是捐助兒童食堂的善舉。
德國風能發電旺盛,在01/14晚間一度逼近50GW,殘餘負載一直很接近0。這個情況在過去幾年下來,已經司空見慣。不過,在這個明明供電無虞的時段內,因為01/15巴登符騰堡邦的輸電網業者EnBW發佈的電力系統再調度(redsipatch)通知鼓勵一般用戶減少用電,造成擁核推特散佈「德國缺電」的假新聞。
在我寫這篇文章時(2023/01/14),我人已經在挪威的Trondheim的住所。和一週前的萊茵河畔相比,雖然外頭冷一些,但至少是在有暖氣的室內過夜。另一方面,上週參與的氣候暴民營附近,Lützerath的封村清場仍在持續...
日本政府於1月13日召開的內閣會議,決議福島第一核電廠核污水在2023年春季至夏季期間排入大海,此舉無視國際社會一直以來的反對與質疑,甚至日本國內的反對聲音,全國廢核行動平台對此表達強烈遺憾與抗議,除將持續串聯國際組織要求計畫撤回外,也呼籲政府應嚴正表達抗議,要求日本政府未來必須公開排放相關資訊,並開始進行海洋與漁業的長期監測研究。
俄烏戰爭等因素造成日本能源價格節節上升,媒體報導東京瓦斯在2022年10月後漲幅可能高達三成;另一方面,節約家計情報網站表示,節能的料理方式可以減少30-50%瓦斯使用量。廚房裡的量入為出顯然有了方向。
從中央到地方,從學校到公司,每年日本都有許多類似的比賽,教導民眾從料理中節能減碳。特別在能源價格高漲的今日,廚房裡也有許多值得留意的要事。
媽媽氣候行動聯盟從2018年開始,每周製作一集「媽盟直播室」專訪短片,邀請國內外各領域的專家、學者一起來和大家探討有關氣候變遷、能源轉型、環境、空污、節能、減碳、再生能源以及核能安全、核廢處理等等攸關大家安全、健康與福祉的關鍵議題。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2022年8月發表新的核電政策後,加速「重啟核電」,企圖在2023年夏天之後,再多重啟7個核電機組。另一方面,若干核電機組能否重啟由於官司纏身,並非中央行政部門單方面所能定案。
日本自民黨「GX(Green Transformation)實行本部」於2022年12月1日提出關於未來核電方向的建議案。內容包括:決定廢爐的機組要建新的替換、研發與建設次世代革新爐,與延長核電運轉期限等。
東日本旅客鐵路株式會社(以下簡稱東日本JR)原本利用蓄電池來節能,但因蓄電池的蓄電容量會隨著時間衰退,決定開世界之先河,研發「鐵道用超導飛輪蓄電系統」。由於是物理蓄電的關係,沒有化學電池衰減的缺點,藉此提高節能效益。
位於日本岐阜縣大垣市的購物中心「Aqua Walk 大垣」,先前在興建之時,受到附近市民的請願,希望他們不要砍掉旁邊一棵高聳的、樹齡100年的大樟樹。有心融入鄰里的「Aqua Walk 大垣」從善如流,不但接受了請願,還結合有創意的環境捐獻活動,給大樹旁的綠地再添香草花木。
長期以來追求縮減核武的「核不擴散條約會議」,在今年八月底以「失敗」告終。原因除了俄羅斯反對之外,中國的積極態度與對性別平等的要求,都為各國之間能否達成共識帶來新的變數。
「我折了一隻紙鶴,帶來這裡。在廣島和平紀念公園裡,有一座以原爆受害者佐佐木禎子為原型,稱為『原爆的孩子』的銅像。她生前一直折紙鶴,讓紙鶴成為,祈禱世界和平與邁向『沒有核武的世界』的象徵。」
輸電系統再次發生類似16年的事故,但這次南澳的綠能和儲能已經準備好了
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7次締約國大會(COP 27)正在埃及緊鑼密鼓地進行中,民間團體看守德國也在此時(11月14日)公布全球「氣候變遷表現指標」(CCPI index)評比結果,台灣仍落在表現最差的一組,第57名。
「為了照顧甲狀腺癌復發的兒子,我太太不堪辛勞而去世了,隔年兒子也去世。」車諾比核災後,住在超標污染地的烏克蘭父親瓦倫汀,敘述他所遭遇的悲劇。
「2050年時,如果地球溫度上升4度,造成農牧漁業減產,將帶給公司20億日圓的損失。燃料成本將因此增加,造成10億日圓的損失。」(日本味之素集團2022永續報告書)